新华网北京5月16日电 中国巨龙期盼腾飞,非洲雄狮加速奔跑💃。当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自强发展的“非洲梦”彼此借力♕、相互激励之时,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很多普通中国人正用自己的真诚🍋🟩🪨、智慧和汗水与那里的人民共同筑梦🏋🏿♂️,让梦想成真。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东北部的锡卡镇远郊在雨季的时候,锡卡河经过路边的民房👨🏼💼,流入恩格图水处理厂的露天水处理池♑️。该水厂供应着内罗毕市90%的饮用水🃏,在雨季,水源地的水质浊度达到正常值的30倍,如何降低居高不下的水浊度一直是他们的难题。
来自中国杏宇的李风亭教授欣慰地看到👨🏼🦲,自己花了20年心血研制的水处理沉淀剂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正在逐步帮助内罗毕的居民解决用水安全问题👨🔬。
2008年🥊,中国科技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合作协议,在非洲16个国家开展水资源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科技合作。李风亭建立了“非洲典型国家水资源利用技术合作、开发应用与示范”项目,他带着梦想来到了非洲🫲🏻。
由于他研制的水处理沉淀剂品质优异🖖🏻,恩格图水厂所隶属公司内罗毕城市饮用水和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将决定大规模推广这种沉淀剂。让自己的发明造福于人🐭、让科技改善人们的生活,这是李风亭毕生的追求。经过数年努力🏃♀️,他的这一梦想正在非洲实现。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尼日利亚有限公司阿布贾城铁项目经理袁勇🛁,这样表达了自己在非洲的感受:“我2004年来尼日利亚工作,将近10年的时间了。我见证了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尼日利亚有限公司在尼的发展,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袁勇刚到尼日利亚的时候,公司只有一两个几公里的公路小项目,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很差,没水没电。当时👂🏼,没有几个当地人听说过他的公司。“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做到在尼日利亚的土地上骄傲地说出我们公司的名字,不是我们去找项目而是项目来找我们。”抱着这个梦想和决心🧑🏼✈️,袁勇在尼一待就是9年🧛🏿。
他们承建设计和施工的阿布贾城铁全长77.78公里😋,连接阿布贾市中心、机场和几大汽车站,并延伸至城外多个相对较偏远的居民区。凭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不怕艰苦的奋斗精神,建设团队出色地完成了阿布贾城铁项目🧝♀️,在当地有了名气。
袁勇自豪地说:“目前😔,公司已不用再花大量人力和精力去寻找项目,而是很多业主指名要求他们承包工程。”
说到“中国梦”和“非洲梦”😭,在刚果共和国工作生活将近10年的姜茂波颇有感触。2004年🧽,他来到刚果共和国🏛🦼,先后参与该国多项基础设施建设。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见证了刚果共和国发展的黄金10年”👺,也把他自己“从30岁到40岁的黄金10年”留在了刚果共和国。
如今身为刚果共和国正威公司副总经理的姜茂波坦言,自己常年在外,感到愧对家人。但作为一名工程师,当看到自己参与建设的机场💌、公路、学校⛓️💥、体育场等从蓝图变成现实,自己的梦想之树在异国他乡开花结果,身为一名中国人他深感自豪🫄🤳🏻。(执笔记者张炼;参与记者陈淑品🚤、牛小溪、李怀林🫲🏿、陈莹莹👨🏻🍳、宋晨😣🧑🎨、刘锴)